top of page
Statecraft Tech

提升使用者體驗、不再霧煞煞!portto將區塊鏈帶進日常生活!


摘要 | 2019上半年加密貨幣交易所Cobinhood宣告解散,為區塊鏈產業丟下震撼彈。旁人或許當作是一次打擊,但在李玄、顏維佐身上,卻開啟另一個創業契機。

圖片來源:Statecraft

【文章來源:meet創業小聚/作者:林芷圓】

portto團隊。左起: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顏維佐、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李玄。(照片:蔡仁譯攝)

2019上半年加密貨幣交易所Cobinhood宣告解散,為區塊鏈產業丟下震撼彈。旁人或許當作是一次打擊,但在李玄、顏維佐身上,卻開啟另一個創業契機。

團隊都是對『區塊鏈』的技術和應用抱有理想的人,也相信區塊鏈最終能夠改變世界。」新創團隊portto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李玄分享,當初選擇與BD團隊主管顏維佐合作,嘗試開發「接地氣」的區塊鏈瀏覽器-Blocto,目的是希望降低大眾進入區塊鏈世界的門檻、簡化加密貨幣的購買流程,同時幫助 DApp 開發商節省獲客成本

編者按:Dapp(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,去中心化應用程式),與過往運行在中心化服務器的App相比,Dapp 的程式部署在分散式的網絡結點上,常見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,通常強調所有數據皆公開透明且不得篡改。

「使用者體驗」是終極考驗:如何讓C端願意近用區塊鏈技術?

李玄表示:「現在很多人都聽過區塊鏈,但真正使用的人並不多,原因是大家都覺得難用、技術複雜,同時區塊鏈技術也缺乏『非用不可』的吸引力。

目前,portto的合作對象包括私密聊天系統、金融商品操作、遊戲、貨幣買賣、區塊鏈相關文章定期推播等。他們透過區塊鏈瀏覽器Blocto建構更方便的使用情境,讓一般用戶在無需理解區塊鏈技術的情況下,也能感受 DApp 的樂趣,同時也希望使「加密貨幣錢包」概念能夠更自然地進入生活之中。

至於「加密貨幣錢包」之用途,可以將其看作進入 DApp 前的驗證身分系統:錢包的「公鑰」是帳號,既是身份也是用戶的收款地址,而錢包的「私鑰」則是密碼,能夠證明本人對這個帳號的所有權

「區塊鏈系統的帳戶權限完全由私鑰控制;所以不能讓他人知道自己的私鑰,因為獲得私鑰就能在任何地方控制你的帳戶、轉走資產。」李玄解釋 Blocto 的服務模式,採用混和系統(結合中心化、去中心化),「通常一般人剛開始接觸區塊鏈技術,容易產生難以親近的陌生感;因此我們選擇一步步地引導用戶,先由中心化代管,當用戶逐漸熟悉區塊鏈的運作、或者名下累積一定資產,他們隨時可提出申請『去中心化』,取代伺服器幫忙保管的私鑰。」李玄強調,「去中心化」的概念當然很好,私鑰由自己保管、權限自己掌控,但這也表示個人必須承擔所有風險。

談及推動 DApp 的最大挑戰?李玄表示:「現在用戶試用任何 DApp 之前,都必須先付錢,這違反用戶使用習慣,讓 DApp 很難推廣。」事實上,在虛擬世界進行每一項步驟都需要成本,但用戶往往不明所以,也因此 portto 主動整合代替支付相關手續費,幫助 C 端省下時間與心力。

與Simplex、Knight Story等達成合作,下一步主攻日、韓市場!

李玄、顏維佐二人也特別分享 Blocto 與以色列支付處理商「Simplex」達成合作協議,有助優化法幣、密碼貨幣之間的服務;此外,portto 也成為電玩遊戲Knight Story(結合區塊鏈技術的新一代RPG手遊)的台灣獨家合作夥伴,李玄認為,雙方都同樣想要以「目前還不太了解區塊鏈技術、但有興趣的用戶」為目標用戶族群,因此對於合作感到相當期待。

未來,portto計畫推進塊鏈產業的先決條件是基礎建設佳、網速穩定,且社會對技術的接受度高的地區,目前將以日本、韓國為目標,也迫切希望能與有興趣同行的投資人積極洽談。兩位創辦人補充道:「台灣算是試推、有初步成績的市場,但區塊鏈的採用程度低,所以我們下一步想馬上過去的是日韓市場。」

創業快問快答

Q:就目前市場狀況,您認為貴公司服務的競爭優勢為何?

A:是最先開始開發鎖定一般大眾的區塊鏈瀏覽器,公司產業知識非常充足。

Q:要達到下一步目標,團隊目前缺乏的資源是?

A:主要是錢,行銷資源,團隊薪資。另外也在尋找 business leads to 有興趣採用區塊鏈技術的現有科技公司。

Q:創業至今,做得最好的三件事為何? A:產品兩個月就開發完成上線、剛上線就找到關鍵合作夥伴與客戶、成長快速已經將現有區塊鏈產品推廣效率提高十倍

【資料來源】:meet創業小聚

【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】

【鄭重聲明】

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權/錯誤不完整之處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繫修改刪除。謝謝。內容分析僅供參考,並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。風險自控。

▪ Follow Us 👉 Instagram | Facebook | Telegram | Twitter | Youtube | Medium | Linkedin | Mail

21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